美国联邦国际推荐藏品介绍:此件藏品为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树叶洗,长度28cm,高度4.7cm,其型神似树叶,造型十分优美。此洗的主体色调为天蓝色,伴随着多区域的窑变玫瑰紫斑,红蓝相间,恰似一片即将入秋的叶子。中国五大名窑中,钧窑正是以其窑变而闻名,钧窑挂红,价值连城,已经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佳话。 美国联邦国际查阅资料显示: 钧瓷胜于釉色,三分人力,七分天成,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,绝非任何巧思可以成就,而紫钧之典雅,绚丽如晚霞,静谧如平湖,烧造过程中,经多次素烧、施釉之步骤,加以釉彩本身乳浊黏稠、流动缓慢,故上下加迭、色泽不同之釉彩,极易于形成穿流、交织的现象,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,千变万化的釉色特点,素有“钧瓷无双”之说。如本品器型端庄,造型独特,胎厚釉浓,釉色浓艳典雅,蓝紫融汇交织,流光溢彩,妙不可言。如此于炽焰间瞬息交融所凝固的美,全凭观者心相而生 。
钧窑古时为贡御宫廷陈设用瓷的重要瓷器之一,其名贵而稀有,被历代皇室所珍视。《饮流斋说瓷》记载:“钧窑,宋初禹州所造……胎质细,性坚,其体略重。釉具五色,浑厚浓润,有兔丝纹……钧窑之天青色者,肆人呼为月白,盖仿柴之雨过天青也……花盆以钧窑为最佳,其座谓之盆奁,有圆者,有海棠式者,有六角者,近则折足磨边,亦珍逾拱璧,盖钧之可贵极也。”
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,属于文房四宝笔、墨、纸、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,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,以形制乖巧、种类繁多、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,传世的笔洗中,有很多是艺术珍品。笔洗有很多种质地,包括瓷、玉、玛瑙、珐琅、象牙和犀角等,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。 钧窑之珍,在于它釉色的变幻以及身世的显赫。官钧瓷器生产受宫廷严控,成品经反复挑选合格方可选送宫中,不合格则砸碎就地深埋,不予流散民间,故钧瓷精品历朝历代深居宫中而世代辗转相传,也因而尽显神秘。在官钧瓷器之中,钧窑仰钟式花盆应为放置奇花异草所用。 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,钧瓷红蓝相间的釉色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新的篇章。
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。那里地处山区,自然资源丰富,有"南山煤,西山釉,东山瓷土处处有”的传说。据记载: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,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。钧窑的兴起在宋徽宗时期。当时,奇花异木聚集京城,器皿需用量急剧增多,钧窑产品供不应求,民间有"纵有家产万贯,不如钧瓷一件"和“黄金有价钧无价”的评说。 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分析: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、盛于北宋、遗续于金元,前后达700余年,以河南省禹县(古称钧州)为中心,向四周扩展。钧窑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。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。 迄今为止,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,以神重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。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也先后出土黑、褐釉高温窑变花瓷,被陶瓷学家称为“唐钧”,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。宋“靖康之变”(1126年)后,宋室南迁,官钧窑停烧,钧瓷一时受挫。到金、元时代,钧瓷才有了新的发展,各地争相仿制,风靡一时,火遍全国。元末明初,因战乱和灾荒,钧窑生产渐衰。明、清时期,制瓷中心南移,北方诸名窑衰退,钧窑也基本停烧。清朝晚期,钧瓷复苏。到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。民国年问,因战乱、灾荒频繁,钧瓷生产举步维艰。至1942年后,因大旱和政局混乱,艺人外流,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。1955午,钧瓷才在它的故乡——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。 美国联邦国际市场调查得知:据统计,2008年至2015年,古钧瓷市场走势虽稳中有升,共上拍1661件,成交609件,成交额达3.02亿元,但成交率仅为36.7%。近年来清三代瓷器成交趋于平缓,审美疲劳,购买强劲不足,宋代瓷器成交率渐涨,成交价格稳居榜首。
此件藏品无论其年代归属如何,只是学术之争,只是让我们对其真实历史情况有更合理的了解而已,毫不影响其作为内府御物之性质,更不会降低其故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,毕竟珍稀程度一直客观存在,不曾改变。本文中《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树叶洗》现存于深圳大汉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(美国联邦国际大陆甄选处),欢迎各位藏有交流! 大汉国际地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和平路21号振华时代广场 访客咨询 13501860664 潘主任 |